心理学研究表明:一个人的学习方式、习惯如果能顺利、平稳地得以转变,那将十分有利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。
1.家长对策
(1)针对择校: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到,目前教育资源的分布日趋均衡化,教育设施和师资的配置日趋合理,应该坚持以孩子就近入学为原则,克服对名i牌学校的盲目崇拜。
(2)针对辅导:过早死记硬背地学习小学知识,可能短期内是有效的,但从长远来看,弊大于利。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,如兴趣、专心、坚强、自信、乐群等心理品质,以及时间观念、规则意识、任务意识等。
(3)针对孩子的入学适应能力: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适应力,家长要---孩子,当然,及早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,也是十分---的。如教会孩子自己系鞋带、收雨具(雨伞、雨衣)、削铅笔、收拾书包等。天热了要---自己知道脱i衣服,尤其是春秋季节,下学时,要整理好书包,把书包、衣服都带回家等。
心理上:培养新阶段的积极态度
在即将进入新的、陌生的环境时,孩子既会有兴奋、向往,也难免会流露出紧张、焦i虑的情绪。此时,爸爸---态度就很重要。
对此,建议,爸爸妈妈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,比如“你会学到更多的本领”啊,“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”啊,还有“你长大了,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”,等等,调动孩子的积极性。这种积极面对的心态,不仅有助于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,对于他以后面对人生的更多状况,都是有利的。
为了使孩子能掌握独立上学的各种有用信息,家长可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,和孩子一起玩“词语接龙”的游戏。首先,可把有关小学生生活的词语融入其中。比如,当家长说“绿领巾”时,启发孩子说“红领巾”;当家长说“校徽”时,指导孩子说“校服”;当家长说“老师”时,引导孩子说“同学”;当家长说“上课”时,指导孩子说“下课”;当家长说“要发言”时,要求孩子说“先举手”。
其次,可把有关家庭居住环境的词语融入其中。例如,当家长分别说出“小区”、“路名”、“电话号码”、“门牌号”、“手机i号码”时,启发孩子一一说出家庭所在小区的具体名字、路名、电话号码以及爸爸、---手机i号码。再次,可以把有关交通规则的词语融入其中,比如,当家长说“绿灯”时,启发孩子说“行”;当家长说“红灯”时,要求孩子说“停”;当家长说“交i警”时,指导孩子说“行人”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56553a1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5490313.html
关键词: